流程决定成果,细节铸就成功。正确的健身步骤能够帮助你更好的进行训练。
很多新手在健身过程中进步慢或看不到进步,信心遭受打击甚至最后放弃健身,其实只是因为健身流程不对!
想要增肌/减脂,拥有好看的身材线条,用5分钟了解正确的健身流程,让锻炼效果事半功倍。
01
健身准备:补充能量和水份
健身前至少30分钟适当补充一些碳水和蛋白质,能够在锻炼时获得更好的健身感受,避免低血糖等危险。
同时可以搭配增强型运动补剂,比如肌酸、氮泵,能够有效提升肌肉力量,延缓肌肉疲劳,获得更强力量训练效率。
注意及时补充水分,体内充足的水分有助于提高泵感,获得更好的训练效果。
02
充分热身:10-20分钟热身训练
充分的热身可以使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和关节得到活动,加速身体的血液循环,让身体适应接下来的训练,降低受伤几率。
正值寒冬,热身时间要有所延长,可以先做些短程慢跑、开合跳、徒手深蹲等基础运动,促进血液循环,接着做些肩部、腕部环绕等关节活动,运动10-20分钟再进行正式训练。
如果当天有力量训练,有氧热身之后可以用轻重量做几组准备要练的动作,对身体局部的肌肉和关节进一步热身。
03
健身训练:先无氧再有氧
健身训练分为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,建议先无氧后有氧。另外,根据健身目的不同,时间分配和训练项目也有所区别,建议1周3-4次健身为佳。
01
对于减脂人群:
有氧:占总时间的70%,以单车、健身操、搏击操等有氧训练为主,锻炼时注意呼吸均匀。建议总时长30-40分钟为佳,可以尝试不同的器械。
体能耐力较差的人员可以从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入手,如慢跑、骑行、游泳等,随着体能耐力的提升,可以尝试变速跑、HIIT间歇训练、tabata之类的高强度运动。
无氧:占总时间的30%,以器械训练为主。用正确的动作形式和肌肉的收缩,重量可以较轻,最大重复次数尽量控制在12~15次。
无氧运动建议以复合动作(也称为多关节动作,会募集更多的肌群参与运动)入手,进行全身性训练,建议采用负重深蹲、卧推、硬拉等器械辅助训练,可以有效锻炼身体各大肌群,强化身材线条。
02
对于增肌的人群:
无氧:占总时间的80%,以力量训练为主。掌握好动作的标准度和肌肉的正确发力点,重量可以选择较重。每个部位选择4-6个训练动作,3-5组,次数8~12次。
但不要盲目进行大重量训练,选择8-12RM的强度进行训练,是最有效的增肌强度,不仅提升身体基础代谢率,还能消耗更多卡路里。
在慢慢进入训练状态后,再调整训练计划,进行分化训练,每次安排2-3个肌群训练,每个肌群安排4-5个动作进行训练,这样可以更加充分地刺激目标肌群。
有氧:占总时间的20%,主要以跑步、单车等形式为主。可是适当增加速度,减少有氧的时间,以20分钟为宜。如果皮脂不高一周只需做2次有氧。
03
训练的总时间
无论是增肌还是减脂,初练者健身时间建议为1小时,随着动作熟练度和力量的增加可延长时间,但最好不超过2小时,动作组之间的休息时间不超过90秒。
04
健身期间:少量多次补充水份
锻炼过程中会导致身体流失大量水分,在休息时少量多次补充水分。如果感觉乏力,可适当补充葡萄糖或其它运动饮品。
05
拉伸放松:以静态拉伸为主
健身后的拉伸能帮助我们塑造完美的肌肉线条,且避免肌肉僵硬带来的伤害和运动后的酸痛感,以静态拉伸为主,大约拉伸10-15分钟左右。拉伸步骤为:
01
肌肉筋膜的放松
使用泡沫轴对全身肌肉进行滚压放松肌肉的筋膜,进行10-15分钟。筋膜是包裹在肌肉层之外的结缔组织,如果不放松筋膜,拉伸的肌肉会受制于筋膜的限制。
02
肌肉的静态拉伸
放松后进行肌肉的静态拉伸,大约拉伸10-15分钟放松身体肌群,缓解肌肉酸疼,促进身体的修复。
06
健身结束:补充碳水/蛋白质
健身后及时补充碳水和蛋白质。锻炼结束后肌肉对胰岛素敏感度提升,肝糖的合成速度较快,不及时补充营养身体会为了恢复能量消耗肌肉中的蛋白质。
因此,在拉伸放松全部做完之后,可以选择较容易消化的蛋白质和碳水,比如:蛋白粉、牛奶、香蕉、面包等。
少量加餐不会影响减脂,而且还可以避免报复性饮食~
健身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前期要进行适应性训练,后期要系统训练。适应期建议学习专业的训练知识,掌握好动作标准,以正确有效的锻炼全身肌肉得燃烧脂肪,达到锻炼效果。
除了科学训练方法,也要把握好时间的安排,保持规律的作息和充分的睡眠,身体才能更好的得到锻炼。